熊光清:美国的“敌人”情结
2018-10-30 16:45:4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【摘要】美国具有强烈的“敌人”情结,不仅在不断地寻找敌人、发现敌人,而且在不断地塑造敌人。强烈的“敌人”情结可能导致其对外战略出现重大失误,对国际关系造成消极影响。当前,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就是美国“敌人”情结的重要表现,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。

【关键词】美国 “敌人”情结 国家战略

对敌人的界定,是美国制定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的基础。但是,美国强烈的“敌人”情结可能导致其对外战略出现重大失误。当前,面对中国的发展和壮大,美国的“敌人”情结如果聚焦于中国,就会使其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,不能正确判断中国的走向,从而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。

美国具有强烈的“敌人”情结

美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“敌人”情结,这一点,在特朗普的一段表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2018年7月,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,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“敌人”是欧盟,俄罗斯是美国在“某些领域”的敌人,而中国则是“经济领域”的敌人。按照这一说法,在欧亚大陆上,比较强大的国家都是美国的敌人。美国的“敌人”情结由此可见一斑。

回顾美国200多年的历史,美国对外战略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——它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树立一至多个敌人。同时,在外部世界没有明显敌人时,美国会不断地寻找敌人,甚至塑造一至多个敌人。美国战略学者戴维·罗特科普夫表示:“美国一直在不断寻找敌人。我所说的‘寻找’不是指找到和击败他们。我的意思是,美国似乎从内心深处需要敌人”,“政客们喜欢敌人,因为敲打敌人有助于煽起公众的情绪,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国内问题上转移开;国防工业喜欢敌人,因为这能帮助他们赚钱;学者们喜欢敌人,因为敌人让他们的出版物畅销”。

当前,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,在科技、金融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;有如此强大的实力,当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对其构成威胁。但是,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对抗性思维,只要你具备了威胁美国霸权的实力,他们就认定你会挑战他们,就会成为他们的敌人。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·亨廷顿认为:“冷战加强了美国人民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一致性。冷战的结束可能会削弱或至少使这种一致性发生变化”,“由于美国国内存在着强调差异、多样性和多文化的种种力量,存在着民族和种族的分裂,它也许比大多数国家更需要以反对别人来维持它的团结”。一些美国人相信,作为一个移民国家,美国在外部世界如果没有敌人,内部的巨大差异性可能会毁了美国。所以,美国不仅在寻找敌人、塑造敌人,还迫使他人成为自己的敌人。

美国“敌人”情结的表现

从历史上看,在外部世界中,有的时候美国的确存在敌人,这些敌人实实在在对美国形成了很大的威胁,使得美国不得不参与到对敌作战之中,甚至不得不展开大规模的战争;而有的时候,美国却是在寻找敌人,这个敌人可能是想象出来的,或者是自我建构出来的,这种敌人本身可能不存在,或者虽然存在,但是对自身的威胁并不大,而美国却不惜血本与之对抗,结果自身损失严重;还有的时候,美国出于误判或者假想塑造敌人,导致对外战略走偏,甚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。

美国在建国之初,维持独立是其非常重要的任务,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把英国作为自己的敌人。在当时,由于有两洋相隔,加之由于自身实力比较有限,美国对外实行孤立主义政策,尽量避免在其他国家承担政治或军事义务。19世纪末,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,其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,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,其典型表现就是在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,夺取了西班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,美国采取“中立”政策,但是到了一战后期,美国放弃“中立”政策,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,打败了同盟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,美国也并没有参战,但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,随后美国对日宣战,卷入了战争。

从二战结束后到当前,美国对敌人的认识或界定一直带有很强的主观性,美国致力于寻找或塑造自身的敌人。而所谓“敌人”,很多时候假想的成分较大。二战结束后,美苏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凸显,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日益强化。美国开始发动非常强大的反共宣传攻势,利用各种手段丑化社会主义国家,特别是苏联的形象。这种攻击和诋毁一直贯穿于整个冷战时期。

冷战的结束意味着美国失去了真正的战略对手,寻找并发现“敌人”再次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任务。1991年,美国发动海湾战争,这是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。到新世纪之初,美国似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“敌人”,即中国。但是,“9·11”事件的突然发生使美国不得不将反恐放到首要位置。当然,尽管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为自身的主要敌人,但是也没有放弃对中国、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防范与遏制。

2017年1月,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。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思想、战略目标、战略布局以及政策路径等方面,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。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“战略竞争对手”,称中俄两国挑战了美国的地位、影响力和利益,是两个意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“修正主义国家”。

美国“敌人”情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

在“敌人”情结的思维惯性下,美国国内一些人把中国视为“敌人”,即使中国不是他们的敌人,也试图将中国塑造成“敌人”。与之相反的是,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对美国一直非常友善。改革开放伊始,中国就认识到,对外开放要顺利展开,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与美国的关系。所以,中国一直把处理好中美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。

就算是当前,尽管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得非常激烈,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行令人十分费解和难以接受,并且在中美贸易谈判过程中一再出尔反尔。但是,在中国社会层面,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敌视美国的倾向,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反美情绪,许多中国人仍然希望可以和美国改善关系,对美国的行为也表现出很强的宽容心态。中国没有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与美国敌对,也没有因为经济原因与美国锱铢必较。可是,囿于“敌人”情结,近年来美国一直散布“中国威胁论”,并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。在“美国优先”的口号下,美国抛弃相互尊重、平等协商等国际交往基本准则,实行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,对中国作出了一系列不实指责,利用不断加征关税等手段进行经济恫吓,试图采取极限施压方法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中国。

不可忽视的是,在美国国内,一些人对中国的敌意很强,存在把中国视为“敌人”的倾向。而更为危险的是,美国的“敌人”情结潜藏着一个危险的“自我实现预言”。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个虚假的期望、信念或预测,由于它使人们按照所想象的情况去行动,结果最初虚假的东西变成了真实的结果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,世界上本无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而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,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“修昔底德陷阱”。美国的“敌人”情结有可能真的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敌人,这不仅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,而且可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。

(本文发表于《人民论坛》2018年10月下期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